工业控制 | 能源技术 | 汽车电子 | 通信网络 | 安防监控 | 智能电网 | 移动手持 | 无线技术 | 家用电器 | 数字广播 | 消费电子 | 应用软件 | 其他方案

电路设计->基础电路图->运算放大电路图->三极管射极跟随器电路 

三极管射极跟随器电路 

作者:fanxiaoxi时间:2022-12-27

三极管的推挽型射极跟随器

由于射极带负载电阻的射极跟随器,在输出很大电流时也就是阻抗较低情况时,输出波形的负半轴会被截去,不能得到完整的输出最大电压而失真。为提升性能并改善这个缺点将发射极负载电阻换成PNP管的射极跟随器电路称之为推挽射极跟随器。

【电路分析】

由于上边的NPN晶体管电流“吐出来”给负载(对应推,source current),PNP晶体管从负载将电流“吸进来”(对应挽,sink current),所以称为推挽(push-pull)。但是此电路的缺点是在0V附近晶体管都截止,会产生交越失真。推挽电路以及拉电流、灌电流是实际工程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此电路学习理解此概念非常易懂。

交越失真是指正弦波的上下侧没有连接上的那部分,此失真的原因在于晶体管的基极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基极电位是一样的。当输入信号在0V附近时,基极-发射极间没有电位差,因此没有基极电流的流动。也就是,此时两个晶体管都是截止的,并没有工作。

另外,即便是基极上加上了输入信号,对上侧在基极电位比发射极电位高0.6V以前,也不会工作。反之,对于下侧晶体管的基极只有比发射极低0.6V以后才能工作。所以,体现在波形上就会产生一个交越失真的盲区。

不过,此电流稍加修改就是一个很好用的电路了,思路很简单,用两个二极管在每个晶体管的基极上加上大概0.6V的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补偿电压,就可以抵消晶体管的盲区了。如下图所示:

此电路用两个二极管的压降抵消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间的电压Vbe,可以认为晶体管的空载电流几乎为0。所以当不存在信号时,就也没有晶体管的发热问题。顺便提一下,这个电路中在输出状态总有一个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的电路称之为B类放大器,举一反三的,如果只有一个管子且晶体管常进行工作的电路称之为A类放大器。

三极管射极跟随器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射极跟随器) 

图1 射极输出器电路 

一、 静态分析 

二、动态分析

1. 电流放大倍数:(忽略Rb的分流) 

2)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故称电压跟随器。 

3. 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较大,作为前一级的负载,对前一级的放大倍数影响较小。 

4. 输出电阻 

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 射极输出器特点: 

电压增益小于近似等于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射极输出器的使用 

1、将射极输出器放在电路的首级,可以提高输入电阻。 

2、将射极输出器放在电路的末级,可以降 低输出电阻,提高带负载能力。 

3、将射极输出器放在电路的两级之间,可以起到电路的匹配作用。 例: 

估算静态工作点,计算电流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

可见:输入电阻很大,输出电阻很小。



评论

技术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