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网络与存储 > 市场分析 > 工信部:前三季度集成电路产量2447亿块,同比下降2.5%

工信部:前三季度集成电路产量2447亿块,同比下降2.5%

作者:时间:2023-10-31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收藏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前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稳步恢复,行业出口分化明显,生产效益逐步回升,投资平稳增长,地区间营收差异较大。

本文引用地址://www.cghlg.com/article/202310/452261.htm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4%,增速较 1—8 月份提高 0.5 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低 2.6 个和 0.5 个百分点。9 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5%。

前三季度,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 10.94 亿台,同比增长 0.8%,其中智能手机产量 7.92 亿台,同比下降 6.1%;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 2.53 亿台,同比下降 21.1%;集成电路产量 2447 亿块,同比下降 2.5%。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1015.53 亿块,同比增长 12.4%;2015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1087.2 亿块,同比增长 7.1%;2016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1317.95 亿块,同比增长 21.2%;2017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1564.6 亿块,同比增长 18.7%;2018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1739.5 亿块,同比增长 11.16%。

2019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2018.2 亿块,同比增长 7.2%;2020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2612.6 亿块,同比增长 29.5%;2021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3594 亿块,同比增长 33.3%;2022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 3241.9 亿块 同比增长-9.8%;2023 年 7 月集成电路当月产量为 292 亿块,同比增长 4.1%,1—7 月累计产量 1912 亿块,同比增长-3.9%。

可以看到,自 2014 年以来,中国的集成电路产量一直在快速增加。2014 到 2018 年,智能手机处于快速渗透期,受下游智能手机、TWS 等消费类电子需求旺盛的驱动,全球半导体市场蓬勃发展。

随后在 2019 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市场景气度下滑,全球半导体周期向下,因此当年的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数额只有 7.2%,不过随着 5G 终端规模不断扩大,数据中心需求增加,以及 AIoT 等智能化场景逐步拓展及汽车电子不断渗透,叠加疫情背景下对远程办公、居家娱乐等需求增加,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上行。2020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达 2613 亿块,同比增长率接近 30%,2021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达 3594 亿块,同比增长率达 33%。

2021 年与 2014 年相比,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已实现三倍增长,可以看到中国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也正在从高度依赖进口的模式逐渐改善,这一点从中国集成电路历年来的进出口额数据变化中也可窥见一二。

目前中国大陆进口最多的是处理器和控制器类芯片,其次是存储器。这些芯片单价较高、消耗量大且国内自主生产能力较弱,所以进口量最大。

从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细分数据来看(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放大器、其他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零件),2022 年处理器及控制器进口金额 2051 亿美元,占比 49.2%,同比增长 2.7%;存储器进口金额 1013 亿美元,占比 24.3%,同比下降 7.1%。处理器及控制器贸易逆差 1528 亿美元,存储器贸易逆差 310 亿美元。

处理器及控制器以及存储器的进口金额过高意味着中国大陆是整机的最主要生产组装地,但核心芯片却严重依赖海外进口。而中国台湾、韩国是中国集成电路进口主要来源地,2021 年在两地分别进口 1558.7 亿美元和 881.9 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 25.8% 和 28.4%,合计占比为 56.4%。过去十年间,这一比重以年均约 1 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提升,半导体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是其要因。从进口产品结构看,自中国台湾进口以处理器为主,韩国则侧重于存储器。

韩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归咎于高科技产品出口大幅下降

韩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增长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这是由于韩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和显示器等高科技产品出口大幅下降。

韩国国际贸易协会 (KITA)10 月 26 日数据显示,今年前 9 个月,韩国对华贸易逆差达 916 亿美元和 1073 亿美元。157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 196 亿美元。

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位列第二,仅次于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202 亿美元)。该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超过了对日本(146 亿美元)和澳大利亚(117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的增长是由于韩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下降所致。芯片是韩国对华出口的最主要产品。今年前 9 个月,韩国对华半导体贸易顺差为 113 亿美元,但较 2022 年同期大幅下降 103 亿美元。

半导体在韩国对华出口中的比重将从 2012 年的 13.3% 提升至 2022 年的 33.4%,提升 20 多个百分点,半导体成为决定韩国对华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

包括显示器、传感器和无线通信设备等其他 ICT 产品在内,ICT 产品占韩国对华整体贸易平衡恶化的 63.3%。

「智能手机等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的复苏预计将决定韩国短期内的出口复苏,」KITA 表示。「与韩国服务业不同,韩国企业生产能力集中的韩国 ICT 制造业将在 2024 年初看到全球需求复苏。」



关键词: 中国半导体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