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基础知识 > 反激开关电源EMI整改经验分享!

反激开关电源EMI整改经验分享!

作者:时间:2022-03-29来源:网络收藏

  PD18W,EMC的整改历程,希望能给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引用地址://www.cghlg.com/article/202203/432546.htm

  分为传导与辐射两部分,对于解决方案,相关理论书籍也很多,作为一位电源产品开发工程师,即使你看了很多处理方面的书籍,但碰到处理EMI问题,还是无从下手,或是不能对症下yao,在这儿我们不妨先抛开让人难以理解的理论,针对我们在处理实际EMI问题的一些经验对策总结,也欢迎有同样经验的工程师也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根据产生共模、差模干扰的特点,将整个频率范围划分为3个部分:

  即0.15-0.5MHz差模干扰为主;

  0.5-5MHz差、共模干扰共存;

  5-30MHz共模干扰为主。

  重点注意的是,滤波器件应该远离变压器、散热器,否则很容易跳过滤波电路,直接耦合到L,N线导致EMI超标。

一.1MHZ以内,以差模干扰为主。(整改建议)

  1.增大X电容量;

  2.添加差模电感;

  3.小功率电源可采用PI型滤波器处理(建议靠近变压器的电解电容可选用较大些)。

二.1MHZ-5MHZ,差模共模混合,采用输入端并联一系列X(0.47uF或更大容量)电容来滤除差摸干扰并分析出是哪种干扰超标并以解决(整改建议)

  1.对于差模干扰超标可调整X电容量,添加差模电感器,调差模电感量;

  2.对于共模干扰超标可添加共模电感,选用合理的电感量来抑制;

  3.也可改变整流二极管特性来处理例如:快速二极管如FR107用普通整流二极管1N4007来代替。

三.5M以上,以共摸干扰为主,采用抑制共摸的方法(整改建议)

  1.对于外壳接地的,在地线上用一个磁环串绕2-3圈会对10MHZ以上干扰有较大的衰减作用;

  2.可选择紧贴变压器的铁芯粘铜箔,铜箔闭环,然后通过一条线连接到原边的参考地。

  3.处理后端输出整流管的吸收电路和初级大电解并联电容的大小。

四.20-30MHZ(整改建议)

  1.对于一类产品可以采用调整对地Y2电容量或改变Y2电容位置;

  2.调整一二次侧间的Y1电容位置及电容量;

  3.在变压器外面包铜箔;变压器最里层加屏蔽层;调整变压器的各绕组的排布。

五.30-50MHZ(整改建议)

  1.增加原边MOS管的驱动电阻,MOS管D,S之间并10-100pF的高压瓷片电容(或RC电路)。对大功率电源MOS管D极串引线或贴片磁珠。

  2.RCD的缓冲电路采用慢管,RCD的二极管串联10-100Ω的电阻。

  3.VCC供电的二极管用慢管。

  4.调整一二次侧间的Y1电容位置及电容量;

  5.减小原边功率环(即MOS管,变压器,大电解回路的)的面积。

  6.对单路大电流输出的适配器等,输出电解后加双线并绕的共模电感,圈数尽量大于3圈。

六.50-80MHZ(整改建议)

  1.减小副边功率环(即二极管,变压器,输出电解回路的)的面积。对大功率电源二极管正极可以串引线或贴片磁珠。

  2.输出电解可以采用PI型滤波(靠近二极管的电容,容值稍大)。

  3.对单路大电流输出的适配器等,输出电解后加双线并绕的共模电感,圈数尽量大于3圈。

  4.调整输出二极管并联的RC吸收的参数。

七.200MHz以上,已基本辐射量很小,一般均可过EMI标准。

        以上为PD18W,EMC整改历程,希望能给朋友们有所帮助!本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分享,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键词: 开关电源 EMI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