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军用嵌入式仿真技术的体系结构研究

军用嵌入式仿真技术的体系结构研究

作者: 时间:2012-03-12 来源:网络 收藏

2.5 硬件系统效果输出组件
效果输出组件是仿真应用系统区别于其他应用系统之处。仿真系统产生的效果。效果输出组件包括硬件和软件,其硬件即为基本理论体系中的物理效应设备,软件为基础软件和模拟仿真系统在本地的分支或子程序。效果输出组件受模拟仿真系统控制,以模拟仿真系统提供的顺态状态或动作为触发。

3 嵌入式仿真应用系统软件结构
3.1 应用系统软件基本结构
嵌入式仿真应用系统的软件系统是其理论体系中软件体系的具体化和产品化,是嵌入式仿真实现其功能的指挥和指导。完整的嵌入式仿真应用系统软件结构应如图3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www.cghlg.com/article/149453.htm

e.JPG


3.2 软件系统仿真功能
虚拟环境通常指实装或想定的环境,仿真过程是顺序结构,采用数据查询方法。这种结构是“给出环境——等待用户动作——作出反馈”,适合离散仿真。嵌入式系统由于受硬件资源限制,比较适合采用这种触发式软件。因此虚拟环境仿真的嵌入式化就是软件的精简化。
虚拟状态通常指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系统所处的状态。这些信息往往没有经验准备,在真实情况下即根据各种影响连续变化,且后一状态由前一状态和当时动作共同决定,因此需要这些量的变化模型,针对它们的仿真属于连续仿真。这种仿真是循环结构,即实时查询用户是否有动作,将动作数据引入算法计算。这种仿真模式占用资源多,进行嵌入式化时必须增加资源释放功能。
3.3 软件系统运算处理功能
处理功能包括环境状态处理和图像处理。嵌入式仿真软件对环境状态的处理即对采集的物理量的处理。处理量大,加之嵌入式硬件资源限制,因此仿真软件的处理功能采用优化算法,如插值法、FFT等。图像处理是嵌入式仿真软件必备功能,因为视觉仿真是最基本的仿真。图像处理内容包括自然变化、用户动作效果、虚拟状态反馈等,需要占用大量资源,嵌入式仿真系统必须考虑到资源限制。采用二维和三维交叉结构,在不需要三维效果时进行二维处理,节省资源。处理位置上采用本地处理和远程处理甚至云处理。
3.4 软件系统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是仿真软件通过嵌入式处理器协调系统运行的能力。实现控制功能的程序属于基本软件系统中一部分,采集仿真过程的中断,决定是否响应,与系统本身直接相关。其控制领域包括系统资源分配、硬件动作、物理效应输出等。
3.5 软件系统通信功能
软件的通信功能与硬件的通信模块相结合工作,完成系统通信工作。实现通信功能的程序必须具备如下过程:有接口驱动,调用通信接口;合适的编解码算法,信息准备;加密算法,对编码加密;完整的通信协议,预留充足的字段;加密后编码,开始通信。以上是发送结构,接收结构与之相反。

4 结束语
嵌入式是将小型化、可编程化和模块化后以嵌入式系统的形式嵌入实际系统的一种技术。嵌入式仿真技术的复杂,综合了多学科技术,以仿真技术为核心,以嵌入式技术为保障,互相融合、交互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充分掌握其可指导嵌入式仿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相应级别的军事装备研发、训练和行动推演都可依靠嵌入式仿真技术提高效果,减少资源消耗,深
入了解嵌入式仿真技术体系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