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军用嵌入式仿真技术的体系结构研究

军用嵌入式仿真技术的体系结构研究

作者: 时间:2012-03-12 来源:网络 收藏

1.3 系统组成
的理论体系包括物理效应设备、嵌入式仿真支撑平台、基础软件系统和模拟仿真系统。
嵌入式物理效应设备有软件控制,在虚拟环境和虚拟状态中生成逼真的物理效应。仿真支撑平台融合多种技术,包括仿真系统总体技术、建模/仿真试验/评估工具引擎技术、VR/可视化技术、集成框架/平台技术、中间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内容管理等,为仿真过程提供处理、存储、控制和通信能力。基础软件系统类似于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应用软件提供必要保障。
模拟仿真系统完成仿真的核心过程,它是基于数据库建立起来的算法,必须囊括被仿真系统模型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算法调用生成虚拟环境和状态。接收用户反馈后给出效果,并通过物理效应设备输出效果。模拟仿真系统进行仿真的基本方法有数据查询和实时演算。数据查询是根据反馈在数据库中查找对应数据,是经验式仿真,速度快,应变能力差。实时演算是将反馈信息引入算法,直接计算,是推演式仿真,应变能力强,速度相对慢。这两种方法往往综合运用。

2 嵌入式仿真应用系统硬件结构
2.1 应用系统硬件基本结构
嵌入式仿真应用系统的硬件系统是其理论体系中硬件体系的具体化和产品化,同时以实有硬件的具体功能性能为依据。完整的嵌入式仿真应用系统硬件结构应如图2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www.cghlg.com/article/149453.htm

d.JPG


2.2 硬件系统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是嵌入式仿真过程的关键,虚拟环境和状态的信息必须能够被感知,才能引起用户反应;用户动作也必须被感知才能判断效果。数据采集模块由传感器和人机交互器件组成。传感器探测各种状态变化,转化为预处理信号;交互器件直接采集用户动作,理解为用户对某种环境或状态的反应。
2.3 硬件系统计算和存储模块
计算和存储模块在嵌入式仿真应用系统中起着控制整个系统、存储各类数据的作用。存储模块中的数据和程序与微处理器交互,经过协调分别完成对应功能。可采用的结构包括8086、ARM、DSPs器件结构和FPGA
器件结构。
2.4 硬件系统接口与通信模块
接口与通信模块完成数据和程序的传输。嵌入式仿真应用系统要求与实装无损连接,通信结构要求具备易拆装特点和三通特点,即在不切断原有链路基础上接入分支链路,需增加信号能量补偿。
嵌入式仿真应用系统需要与上下级系统通信。通信可采用各种适当的协议,并适当添加加密模块。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