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嵌入式系统|显示技术|模拟IC/电源|元件与制造|其他IC/制程|消费类电子|无线/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测试测量
首页 > 分享下载 > 汽车电子 > LIN协议驱动器的关键技术及设计原理

LIN协议驱动器的关键技术及设计原理

资料介绍
LIN协议驱动器的关键技术及设计原理

LIN协议驱动器的关键技术及设计原理
引言:

LIN总线做为CAN总线的有效补充,在低端车身电子领域替代CAN总线,既能满足功能要求
,又能节约成本,在对成本更加敏感的国产车上得到大规模应用。不同于CAN总线有专门
的协议驱动器,用户不用管理底层的通信而直接进行应用程序的编写1,LIN总线没有专
门的协议驱动器,一般需要在SCI模块的基础上用软件实现其底层通信,笔者为某国产车
设计了一款LIN主节点产品,结合LIN
2.0规范,首先介绍下LIN协议驱动器的功能,然后从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两个方面介绍
协议驱动器的关键设计技术。

1 驱动器功能:

LIN规范定义了数据格式、报文格式以及基于时间片的调度通信机制,做为LIN主节点,
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1、报文的封装和发送、接收和解析,根据报文格式填充/提取ID和数据;

2、通信管理,以调度表的方式控制时间片的轮转和相应帧的发送;

3、网络管理,休眠和唤醒;

LIN总线采取8N1的SCI数据格式,协议驱动器在SCI的基础上以软件的形式实现。软件就
是“数据+操作”2,做为一个可复用、移植性强的软件模块,其数据结构和API函数的设计
是软件模块设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从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两个方面介绍下协议
驱动器的数据结构设计和API函数设计。

2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主要实现LIN报文的发送及接收,报文格式如图1所示:
[pic]

图1 LIN报文格式

LIN报文由报文头+响应组成,报文头包括同步间隔、同步字段和标识符三个部分,其中
同步间隔为10bit
0,同步场为0x55,标识符唯一标识该报文;响应包括数据和校验和两个部分,报文数据
长度由应用层设计指定,也可以认为由标识符唯一指定,校验和包括经典校验和和增强
型校验和两种方式,均采用带进位加法进行计算,不同之处在于经典校验和只
LIN协议驱动器的关键技术及设计原理
本地下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