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专栏

EEPW首页 > 博客 > 一文看尽MWC:AIGC抢占5G风头,裸眼3D太震撼,云电脑云手机初具规模

一文看尽MWC:AIGC抢占5G风头,裸眼3D太震撼,云电脑云手机初具规模

发布人:传感器技术 时间:2023-06-30 来源:工程师 发布文章


并且整个拍摄、显示的过程是比较流畅的,并不存在计算的过程,只要我们拍摄完,平板就可以马上以3D效果呈现我们刚才拍摄的内容。华为这边展示的裸眼3D现实产品,更多是一些生态产品,而非华为自有产品,不过不论是裸眼3D平板、相框还是笔记本电脑,裸眼3D显示的确可以提供比较有视觉冲击力且新奇的体验。

图片

此前苹果刚刚在Vision Pro中演示的3D照片和3D视频的功能,在苹果的带动下,3D内容的创作和显示或许都会进一步兴盛,而裸眼3D显示设备也必然会更加成熟,有更多使用的场景。或许相比拥有一台苹果Vision Pro,这些裸眼3D设备可以帮助我们更早地进入“个人消费级3D内容显示时代”。
03.苹果为XR赛道注入新活力,VR/AR创企和供应链企业齐发力


在此次MWC上,作为AR领域的龙头厂商,XREAL是VR/AR领域展区面积最大的一家厂商,不过他们这次展示的主要还是一些成熟的产品。


从现场实际展示来看,AR眼镜在游戏、观影、办公等场景中的应用都已经比较成熟了,而AR厂商目前似乎比较重视AR与车机的结合,现场XREAL的站台上也停着一台可以与AR眼镜进行“联动”的汽车,比如利用AR眼镜操控车机大屏,比如当我们在停车休息时,可以利用AR眼镜在车上观影、游戏。

图片

VR/AR光学厂商耐德佳在此次的MWC上展示了一款用于AR眼镜的光学方案新品,其视场角可以做到-40°。此外耐德佳也推出了“Micro-OLED+Pancake”的光学显示方案。

图片

不得不说,向苹果学习成为了不少XR赛道玩家的新方向。提到向苹果学习,此次YVR在产品中更新了一项新功能,那就是裸手交互,与苹果Vision Pro操作逻辑类似,在YVR头显产品中,我们也可以通过食指与拇指捏合实现“确认”、“选择”等控制,并且可以在选中后进行拖拽。

图片

只不过YVR还没有支持眼动追踪功能,所以我们不能像使用Vision Pro那样用眼睛控制光标。从实际体验来看,虽然YVR头显裸手交互的精准度和延迟还与苹果有一定差距,但已经基本做到了可用的状态,延迟感知并不是很明显,但在操作精准度上还有一定提升空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XR领域展示产品和技术的厂商,不光有传统VR/AR创企,也有一些消费电子产业中的老牌巨头,例如AAC瑞声科技。瑞声科技首次展示了应用于VR领域的2P Pancake光机模组。据悉,瑞声科技目前主推的Pancake光学镜头总长可压缩至19mm以内,相比市面上普遍的20mm+的VR光学模组,更为轻薄。

图片

在瑞声科技看来,两片的方案是在显示效果和成本上的一种平衡,通过光学材料和材质的优化,两片的光学性能可以接近三片。值得一提的是,瑞声科技对基于1.3英寸4K Micro-OLED显示技术的Pancake方案进行了前沿布局,这也是苹果Vision Pro所采用的光显搭配方案。这个月月初苹果发布的Vision Pro堪称苹果近十年来最具创新性的产品,甚至没有之一。毫无疑问,苹果Vison Pro的到来,为整个VR/AR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布局多年的品牌厂商与内容厂商们,似乎也看到了真正的“曙光”。XR产业的推动与市场普及,需要苹果这样的全球性公司领头,做“科普”与“应用”,更需要一大批供应链企业共同发力创新,为XR普及奠定技术基础。
04.卫星通信芯片到底有多小?vivo或成苹果、华为后第三个入场


在通信领域,这次MWC上的不少厂商都展示了卫星通信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方案,而卫星通信也将会成为后续智能手机在通信方面仍有一定迭代升级空间的特性。此次紫光展锐展示了他们的5G NTN卫星通信方案,据称该方案是全球首次L频段、S频段5G NTN技术上星验证,也是国内首次5G NTN直连卫星外场验证。

图片

在该方案中,比较关键的V8821是紫光展锐的第一颗卫星通信SoC芯片,其工艺为22nm,其核心特点是功耗低、面积小,可以用在智能手机这样对体积和功耗都要求较高的设备中。根据我现场比较,V8821这颗芯片的大小仅有手指一半左右的宽度。


▲V8821芯片

与紫光展锐类似,中国电信也在MWC上展示了自己的卫星通信方案,从现场展示信息来看,中国电信的方案主要基于天通一号,这也是和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及建设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这套系统包括网络、系统平台、芯片和终端,都已经实现了自主可控,由中国电信独家开发建设并运营。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紫光展锐的方案还是中国电信的方案,其展示的卫星通信样机,其品牌均为vivo。

图片

目前苹果、华为已经支持了卫星通信技术,接下来OPPO、vivo、小米也必然会跟进这一能力,vivo或许会是这三家中走的更快的一家。
05.云手机、云电脑应用场景逐渐成熟,用户市场初具规模


在这次MWC上,中国移动和华为分别展示了云电脑和云手机产品,其实这类产品并不是新东西,但此次MWC上的几个方案,从低延迟以及应用丰富度上都值得一提。目前中国移动展示的云电脑,可以在Windows电脑、安卓平板和安卓手机上运行,可以覆盖的场景包括办公、2D/3D设计、视频应用以及云游戏。


据了解,目前这类家庭云电脑已经面向消费者发布了,月度套餐的费用最低可以做到20元左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配置更好的云电脑。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产品的用户数量已经接近10万人。华为这边展示的云手机则重点展示了游戏的场景,从现场实际演示来看,云游戏的延迟仍然是其需要重点优化的方向之一。

图片

在现场我也提出了自己疑问,究竟什么人、在什么样的场景,会需要用“云手机”呢?难道我们自己现在手里的智能手机还不够用吗?实际上,有的时候,还真“不够用”。比如对于一些政企及事业单位工作者来说,工作的手机和平时使用的手机是需要分开的,并且目前有很多人也会选择携带两部手机,其中一部作为备用机。

图片

云手机恰恰可以突破携带数量这一瓶颈,通过云手机,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一部手机上登录多个云手机,同时操作,解决一些必须多机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手机的存储有时也会不够用,而云手机的存储自然都是在云端的,云手机可以很好地解决存储瓶颈的问题,同时云手机也可以配备更大的运行内存,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流畅度。
06.结语:AI和XR成为主角,大厂和创企均展现新活力


整体逛展下来,新的产品和新的硬核技术可能并不如预想中的亮眼,但AIGC、XR等热门赛道无疑受到了各路企业的关注,从行业巨头到初创企业均是如此。在智能手机、PC等传统消费电子市场逐渐饱和之下,AIGC、XR这种新兴技术赛道无疑成为各家布局的重点领域,不论是OpenAI还是苹果,抑或是国内每一位科技赛道玩家,要如何继续在这几条关键赛道中驰骋,都将给出自己的答案。

来源:智东西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关键词: 云电脑

技术专区

关闭